投資者專區

為您提供多元化內容涵蓋不同投資主題、資產類別、宏觀市場分析以及風險管理等

蛇年展望:中國市場尋求增長空間

中國致力在2025年應對國內和國外的增長挑戰,可為債券投資者帶來機遇。

中國今年的增長前景因全球經濟活動放緩、國內不利因素以及美國的新一輪關稅措施而蒙上陰影。政策制定者已經採取行動支援增長,而我們認為,進一步寬鬆的可能性有利於固定收益投資者。

儘管房地產行業仍然存在問題,但中國實現了2024年的5%增長目標,而該目標得以實現,主要是因為年底採取了支援性政策,再加上出口需求增加,導致第四季度的增長勢頭上升。

出口和工業製造業的投資(其中大部分與出口需求有關)是全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第四季度出口的增長帶有不祥的含義:其中大部分增長針對特朗普新政府將對中國徵收關稅的預期而提前提升需求。

由於預計2025年全球增長將繼續放緩,中國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行動將如何減輕關稅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影響。總括而言,我們認為中國有足夠空間實現4.5%左右的增長。我們認為,對於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中國的偏低通脹率和進一步寬鬆的政策可能性創造了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潛在機會。

關稅挑戰

我們認為,美國的關稅將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但其影響可能不如特朗普第一屆政府時期般嚴重,當時2018至2019年的關稅成本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而從那時起,中國實現了貿易關係的多元化策略,因此美國現在佔中國貿易差額的40%,而2018年為80%。

全面實施現時提議的60%關稅對中國而言仍然是負面的,但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而言也可代表通貨膨脹。故此,美國逐步徵收關稅是有意義的;正如今年1月,特朗普總統宣佈打算從2月1日開始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10%關稅。

我們的研究表明,在2025年徵收20%關稅可能會使中國GDP增長減少0.5%,但其影響將被政策行動大幅度抵消。

全員參與政策行動

中國面臨的挑戰導致政策制定者採取非尋常且更加協調的行動。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消費者信心和零售銷售,表明改變政策方向的必要性。我們認為,此改變是積極的,並可能有利於政策效用。

例如,在2024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打破先例,在同一天下調了政策利率和存款儲備率[1](RRR),並為進一步減息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引。政策利率和資本要求分別下調了20和50個基點,減幅比平常的10和25個基點較高。

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包括説明固定資產投資(FAI)的兩個領域:曾經佔主導地位的房地產行業(以降低抵押貸款利率和首付要求的形式)和基礎設施(通過允許地方政府以更優惠的條件發行債務)。製造業 在出口需求的説明下,引領了2024年的FAI活動。

消費者將受惠補貼商品以舊換新和設備升級計劃,而投資者則通過刺激股票市場的措施獲得支援,包括3000億元人民幣(4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貸款。銀行也將從1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政府債券中受益,為其資本重組提供資金。

政策展望有利債券

我們認為,今年需要進一步的寬鬆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雖然我們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和存款儲備率,但採取更有針對性措施的類型和時間可能取決於政府是否希望保持靈活性,直至更瞭解哪些行業可能受美國關稅影響最深。

但我們認為,政策的總體方向,加上具有競爭力的人民幣匯率,預計在2025年有可能增長4.5%。

我們認為政策前景對中國政府債券有利。雖然今年政府債券發行總額可能高於2024年,但市場基本因素(包括在沒有信貸增長的情況下,銀行購買債券的額度)具有支撐作用。假設沒有外部衝擊(例如高於預期的關稅),我們認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資料來源:聯博,截至2025年1月。

 

1 存款儲備率是指銀行必須持有的存款儲備的百分比

相關文章 :